11月25日,2023海上絲綢之路城市影響力市長交流大會在浙江溫州舉行。大會期間揭曉了“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影響力城市年度榜單(2023)”,泉州上榜。一同上榜的還有漳州、溫州、福州、廣州、杭州、蘇州、寧波、青島、江門等城市。[詳細]
《最憶船政》特色鮮明,創新亮點頗多,是國內首個折疊漸進式劇場,首臺船政歷史題材立體演藝秀,首部海洋強國多維體驗劇,預計將于今年年底正式公演。[詳細]
9日,福建船政重工旗下企業馬尾造船為德翔海運建造的2900TEU集裝箱船“TS CHENNAI”(MW462-4)順利交付。[詳細]
船政是福州的文化名片,以“愛國、科學、創新、圖強”為標志的船政精神激勵著一代代中國人。奇臺則有“金奇臺、旱碼頭”之美譽,是陸上絲綢之路的交通樞紐和貿易重鎮。[詳細]
“船政宴”原為美國海軍1908年訪華時,當時的海軍提督薩鎮冰赴福建廈門迎接備宴,根據記錄下的“菜譜”復原而成的。[詳細]
《最憶船政》總監制、馬尾船政文化研究會會長陳悅“劇透”,這部戲的精彩遠遠不只這些。他說,《最憶船政》的制作及演職人員來自五湖四海,大家為了一個目標來到這里,弘揚 ...[詳細]
10月1日,《最憶船政》實景演藝主題曲《去天邊》在中國船政文化城核心區發布,時長約1分40秒,用歌曲演繹了船政先賢向海圖強的探索。[詳細]
《海上絲綢之路文獻集成·歷代史籍編》新書首發式暨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文獻國際學術研討會在福州召開。福建省委常委、宣傳部部長張彥出席新書首發式并講話,全國臺灣研究會第 ...[詳細]
20日,由泉州市文旅局組建的三個“海絲泉州推薦官”工作室揭牌成立,分別是丁毓玲工作室、何振良工作室、曾國恒工作室(英文工作室)。[詳細]
在石獅寶蓋山上佇立著一座始建于宋代的石塔,名為萬壽塔、關鎖塔,俗名姑嫂塔。仙游望夫塔也因男子出海經商,其妻每日登山都帶一塊石頭墊腳遠眺,年長日久,就形成一座石塔 ...[詳細]
德濟門遺址位于泉州中心市區天后路天后宮前,這一經由科學考古清理出來的城門遺址,包含有宋、元、明、清不同時期建筑遺存。[詳細]
作為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樞紐,泉州與世界的美食交流源遠流長。美食聯結著歷史、文化、旅游、貿易等等,是文明融合的重要見證。泉州舌尖上的“一帶一路”美食,不僅豐富著 ...[詳細]
2023“海絲起點 清新福建”文旅推介暨非遺展示活動近日在中國駐舊金山總領事館舉行,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柘榮剪紙亮相其間。[詳細]
莆田古稱“興化”“莆陽”,素有“文獻名邦”“海濱鄒魯”之美譽,是福建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,也是媽祖文化的發祥地、“海上絲綢之路”重要節點城市,歷史積淀悠久綿長。[詳細]
“近些年來,很多到訪中國、福建和泉州的外賓,都會來參觀海交館。尤其今年是共建‘一帶一路’倡議提出10周年,到海交館參觀的外國客人特別多?!痹诤=火^工作了11年的 ...[詳細]
今年是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倡議提出十周年,而連接世界的路,泉州已然走了千年。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,泉州有很多帶著多元文化融合印記的史跡。[詳細]